明代文征明83岁大字行书赏析《梅花诗》卷
明代文征明83岁大字行书赏析《梅花诗》卷,纵47.2厘米,横470厘米,款署“壬子”,为嘉靖三十一年,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高领路行书大图14张,由书友刘正明教师上传份儿!
文徵明此卷行书运笔舒老练,意气平安,牵来曳往,应规入矩,精谨而熟悉。全卷虽无纵横泼天之势,但因为书家拥有很强的支配中锋用笔的本领,故而全部笔势圆融动荡、飞动剽疾、开合有度、收放康强。结字似欹横竖,或大或小,或偏或正,周遭肥瘦,疏密袤,各具神情,随意所欲又不逾正派。在用笔上,此卷以中锋为主,笔画起止有断有连、有虚有实,清晰挥霍,诚然改观多端,然则终于能连成一气,天然流传。
寒风万木正蔚然,私有新春第一芳。调鼎自期终有实,论花调集更无香。月嫁远域惟素,玉女精力不尚妆。洛岸坚苦寒相逢晚,晓来魂梦到江乡。
小树梅花通宵开,侵晓雪片趁花回。 即非雪片催梅花,倒是梅花唤雪来。琪树横枝吹心路,玉妃乘月上瑶台。 人世出雀梅梢雪,果若冰雪也带埃。
阅尽千葩百卉春,此花风韵独单纯。江边晓雪愁欲语,顿时夕阳香趁人。熨垂涎三尺苞初告送,后面青子又生仁。羁游偏觉岁月速,徙倚阑干一怆神。
右咏梅花三首,因见禄之作图遂书厥后,时壬子冬十且望 徵明文徵明,1470年生,1559年一命呜呼,长洲(今江苏姑苏)人。明代书画家。初名璧,以学行更字徵仲,号衡山、衡山居士。斋名停云馆。官至翰林待诏,私谥贞献教师。多才,学文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桢,学画于沈周,名气日益显贵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三人,鸣叫“吴中四佳人”。书法初师李应桢,后学宋元,又上溯晋、唐,博取精辟,为集古之大成者。楷、行、草、隶诸体皆佳,尤精小楷,鸣叫有“二王”风骨。明陶宗仪《书史会要》说:“待诏小楷、行草,深得智永笔法,大书仿涪翁尤佳,如凤舞琼花,泉鸣竹洞”。擅画炎土、花卉、风调。学徒甚多,造成“吴门画派”,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全称“吴门四家”。传世布局有《绝壑鸣琴图》轴,现藏漂亮国克里夫兰绘画院。《真赏图》卷,藏首都书史博物馆;《二湘图》轴,藏故宫博物院。其子彭、嘉,侄名伯仁,皆能世其家学,闻明于时。《赤壁赋》,文徵明书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纸本墨迹,行书。纵34厘米,横530.7厘米。此卷书法,作家支配自若,模样流贯。此行书卷或是文徵明用软毫书就,涉笔课中的提按导送矫正。少许横画汲取了黄庭坚的笔法,略有改观,朗读,这幅行书的用笔勃勃,摹写黄山谷而又另具匠心,笔意傥荡,在优优中容纳挺秀,在整顿中时出老辣,透显露练达的艺术妙技和情味,使人感到文徵明当今已长入人书俱老的艳丽的艺术止境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