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《草书诗卷》,血脉相通,气贯神溢,高清欣赏
?文徵明《草体诗卷》,纸本,纵20.9厘米,横11厘米。书于世宗嘉靖八年(1529年),时年60岁。文徵明草体效法怀素、黄庭坚而能遗其貌,取其神。本卷草体,点画挺秀有力,构架起色豪放、张弛有致,整幅着述内外回响,支配映带,血脉相似,气贯神溢,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构。
释文:湖光披素练。野色涨青烟。一雨树如沐。千林花欲燃。僧归白莲社。人载木兰舡(同[船])。行乐须春早。山头有杜鹃。笠泽雨初收。沿涧弄小舟。浦穷天忽展。日出水争流。窈窕穿桃坞。纵横见橘洲。浮来青百叠。宛然镜中沤。嘉靖己丑春尽日。书于停云馆中。徵明。
文征明(1470-1559),原名壁,字征明。四十二岁起以字行,更字征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衡山居士,世称“文衡山”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作家。汉族,长州(今江苏姑苏)人。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,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,年九十岁,曾官翰林待诏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修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真卿并称“吴中四佳人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,后共通练习前代名迹,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各有成就。尤长于行书和小楷,软和秀劲,圭表严谨而形迹闹忙。虽无雄健的作风,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,也有身的笃定风采。小楷笔划婉转,音节懈弛,与他的美术嵚融洽,有“明朝第一”之称。
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受惠诸体有名,尤长于行书和小楷, 王世贞在《艺林言》上评论说:“ 待诏(文征明)以小楷名国际,一席之地沾沾者隶耳,独篆不轻为人下,然亦自入能品。所书《千文》四体,楷法绝嫩,有《黄庭》、《遗教》笔意,行体苍润,可称玉版《圣教》,隶亦妙得《受禅》秘,篆书斤斤阳冰家声,而楷有小法,可宝也。”
文征明书法软和秀劲,周密老练,圭表严谨而形迹闹忙。虽无雄健的作风,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。他的书风较少领有火气,在痛快的钞写中,经常走漏出温存的和蔼之气。恐怕仕途约略的环境打发了他的英年乘车,而救应晚成却使他的嵚逐日稳重。文征明是继沈周此后的吴门画派的党魁,门人、学生泱泱,形状彼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美术集结。